主角介紹<傑米貝爾>

米貝爾生於一個舞蹈家庭,包括祖母、母親、姑 姑與姊妹們,都是舞者。
從小,他就在舞蹈教室外 ,偷看姊姊上課並模仿舞蹈動作,六歲開始,
他正 式開始學習芭蕾,雖然有家人的鼓勵與支持,但是 傑米並不敢將自己
習舞的事實告訴學校中的朋友, 因為身處英格蘭北方,保守的民風仍認為
跳舞是女 生做的事,跳舞也等同於女性化。也許正因為這樣 的成長背景,
傑米從2000人中脫穎而出,被【舞動 人生】導演相中,扮演戲中那個被爸爸
硬逼著去學 拳擊,卻無法自拔地被隔壁芭蕾舞蹈班吸引的小男 生。


【舞動人生】是傑米的第一部電影,卻出乎意 料地挖掘出他的表演潛力,
他也獲得眾多影評人的 賞識得到多項獎項,2000年他擊敗湯姆漢克、羅素 克洛
等演技派男星,獲得英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之後又獲得最佳新進演員獎、美國國家影評協會傑 出童星獎,還與【小天使】
中的秀蘭鄧波爾、【E- T】中的珠兒芭莉摩、【小鬼當家】中的麥考利克 考等
經典人物同列美國娛樂展望雜誌的十大兒童螢 幕形象。



--------------------------------------

電影故事:

1984年英國北方一個採礦城市,城市中的礦工正發動罷工風潮,
11歲的比利艾略特(傑米貝爾)處於這個動盪環境中,在比利家中的經濟是很窘困的,
父親和哥哥的努力工作只夠填飽肚子。既保守又傳統的父親一直希望比利可以學習拳
擊,展現礦工家族的強健體魄。


比利因此不得不加入學校拳擊社團,在拳擊場上比利是精神渙散的。但偶然的機會中,
拳擊社與芭蕾舞社一起在活動中心上課,看著清一色女孩優雅的舞姿深深吸引住他,
於是他慢慢的走 向芭蕾舞中....。


某日,比利在向父親提出要加入芭蕾舞蹈社時,引起父親與哥哥的反對,
畢竟在那個時代練習芭蕾舞只有女生。於是他瞞著所有的人學芭蕾,教芭
蕾舞的舞蹈老師威金森(茱莉華特絲)是一個厭倦教舞的老師,一開始並
不是很願意教比利,她半發牢騷的說著,你看我的班級裡全是女孩子,你
還想學嗎?但被比利的熱情感動,也讓她重新燃起教舞的熱情,她不斷地鼓
勵比利,希望他能朝向芭蕾舞蹈發展。她一定要讓比利進入英國倫敦皇家
芭蕾學院,而比利也擁有這樣的天賦。
當時的媒礦工會為了福利處於罷工的情形下,那一年比利家的聖誕節,雖然
壁爐裡的火熊熊燃燒、聖誕樹、禮物一應具全,但是比利的家裡卻聽不到笑
聲和溫暖的言語。

那晚,比利和朋友到當初練習芭蕾的地方,一起跳舞慶祝,沒想到卻被父親撞見,
比利鼓起勇氣,將他所學的舞蹈,一一呈現在父親面前。父親被這突來的舉動嚇一
大跳,但內心卻對小兒子的熱衷舞蹈,終於給予肯定。

比利貧窮的家庭,負擔不起他即將參加的皇家芭蕾舞學院甄試所需要的費用,父親
在無計可施之下,典當了比利早逝母親的首飾。歷經了重重阻礙,比利不負眾望通
過甄試。 小小的比利,必須前往舉目無親的倫敦,獨自在學院裡學舞。離開家鄉的
那一天,平日不擅言語的父親和哥哥,都依依不捨看著他離開。多年後,比利的第
一場舞蹈表演,台下的父親和哥哥,以及比利的好友,看著他一躍而出,在舞台上
發光發熱…。
  


---------------------------------------
相關文章:

相信每個人在青春、年少時期一定會在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預期心理下
,與自己的雙親及心中的夢想作一番抗衡及拉据,但又有多少人能堅持自己的
目標,不斷的向前奮進,完成最初的理想,而不屈於現實之下的呢?本片的編
劇也是著名的劇作家-李荷(Lee Hall)編寫本劇的最大意義,便是藉由一個
小男孩的奮鬥故事,使成年人省視自己年少時的夢想,是否已在此時逐步完成
,亦或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流失自己最初的標的。

出生於礦工家庭的比利對於父親要他學習的拳擊絲毫不感興趣,反倒是在一次
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芭蕾舞,激起心中學習的火花,在家人一次次的反對下,
找尋出自己的人生道路。片中以比利為中心,將人們在發掘心中真正生命目標
時的不確定性過程,表達得十分貼切、傳神,我們可以看到小比利在不斷的退
縮、妥協、游離之下,體會出終究還是離不開跳舞,在努力取得家人的認同之
下,憑藉一己之力,進入皇家芭蕾學院,為了更遠大的理想而邁進。

本片以小人物為題材,僻靜的小鎮為故事發展地點,善用不同事件、地點、相
同時間的交叉間接,堆砌出劇情的起伏點,舉凡呈現比利練舞的用心程度;暗
示人們皆具備音樂、舞蹈潛質的練舞休閒時光;恩師及長兄二造之間的爭執與
心中的疑慮掙扎的大街之舞,都是利用此種手法,也增加了影片在視覺上及劇
情堆呈上的豐富性,讓人更能融入於故事及角色之中。除此之外,影片中大量
的運用舞蹈做為情感的表達方式,例如小比利第一次因跳舞而受嚴肅的威金森
老師讚許時,便歡愉的在回家的路上手舞足蹈;在恩師的期望、家中處境的現
實狀況二難之下,亦是利用在廁所、樓梯、屋頂及大街上舞蹈呈現心中的掙扎
與焦慮不安,最為令人深刻的是,比利毫無藉用言語的辯釋,在履次的屈就之
下,無視父親無奈的神情,毅然的在父親面前證明自己熱愛舞蹈的決心及努力
付出的成果,終於說服頑固的父親,與比利站在同一陣線克服現實困境。

藉由編劇完整的描寫,艾略特家族的每一個成員及芭蕾老師威金森都有完整的
角色特性呈現,我們可以看到傑克老爹為比利籌錢完成夢想的付出;哥哥東尼
對比利音樂(舞蹈)的啟發,以及身為罷工領袖的衝動與人子、長兄的柔情;
看似迷糊總是說出不何時宜話語的祖母,其實是不斷地在暗示比利的可塑性,
在令人莞爾的舉動中展現出她對小孫子的關愛;冷漠的威金森老師是比利舞蹈
的啟發者也是最多秘密及背景的角色,以自己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帶領一個
平凡的少年發掘心中的熱情夢想。每一個角色在劇情中,都佔有一個舉足輕重
的份量,在比利的心中也支持著他繼續堅持下去,沒有他們的存在,也就無法
誕生一個全新的比利艾略特。

沒有大牌的紅星、沒有超級偶像,一部由14歲小童星主演的勵志電影,卻硬生生的
勇奪2001年英國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英國電影等三項大獎,並入
圍金球、金像等無數獎項,更獲選年度十大佳片之一,且上映至今已在全球掀起無
數風潮,堪稱是近年來英國電影類型的最佳傑作及代表,究竟這部電影有什麼魅力
,值得大家去觀賞,我想最大的原因在於比利的故事有一些像你、有一部份像我,
而我們…全都渴望能成為另一個比利。


-----------------------------------------
文/曹玉玲

藝術片《舞動人生》描述的不只是一個11歲少男立志學芭蕾舞的故事,同時也 是
一個男孩徘徊掙扎於階級,性別藩籬和性向認同的故事。

1984年英格蘭東北的Easington鎮,當地的礦工們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一項大罷工 。
比利,一個11歲的孩子,出身於一個幾近殘破的家庭。母親過世,祖母患老 人癡呆
症,父親和哥哥鎮日忙著礦工的遊行罷工。在這樣一個政治氛圍緊繃, 家庭缺乏溫
暖的環境下,比利極需要尋找一個孤寂心靈解放的出口。在拳擊課中屢受挫折的他,
很快的將注意力轉移到在同間體育館上課的芭蕾舞上。

原本比利只是單純的藉著跳舞來慰藉他孤寂的心靈,然而當他祕密學舞被父親 揭發,
及老師認為他極具潛力而要推薦他到皇家芭蕾舞學院甄試時,種種衝突 便隨之而來。
這衝突首先來自階級藩籬和性別的刻板印象。芭蕾舞向來被視為 中產階級,富裕家庭
小孩才學的起的玩意,對於出身於礦工家庭的比利來說, 擁有這樣一個「中產階級」
的夢無疑造成了他家庭極大的經濟負擔。另外,芭 蕾舞傳統上被認為是「女孩子學的
東西」,男生學芭蕾舞就好像是男人不工作 在家帶小孩或是男性擁有一個女性化的名
字一樣,在這個父權社會下是會被鄙視的。

而性別的刻板印象又間接的暗示了同性戀異性戀的性別取向。在傳統的刻板印 象當中
,男生學芭蕾舞通常被認為是gay。比利身為一個異性戀少男去學芭蕾, 的確有顛覆
性向刻板印象的意味。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儘管比利可能不是先天 性的gay(家庭中
陽剛的父兄形象及缺乏對母親的認同),導演卻明顯的在片中 強調他和gay好友麥可
的同性情誼,而非強調他和黛比(老師的女兒)的異性戀 感情。加上片末比利從舞台
背後走向觀眾,這一個強烈的出櫃(come out)象 徵,都不無暗示比利成為一個後
天同性戀者的可能性。這樣細膩的處理正值青 春期的比利、麥可和黛比之間隱約的同
性戀異性戀感情,是本片除了芭蕾舞外 最動人的章節。

「少年的夢想世界」對照「成人的現實環境」,「芭蕾的綺麗夢幻」對照「礦工的暗
無天日」,比利從勞工階級游移到中產階級,挑戰主流異性戀的父權社 會,跨越男女
傳統性別刻板的藩籬,這些二元對立的元素構成了本片強大的戲 劇張力。《舞動人生》
全片沒有太多的對白,音樂、舞蹈、影像才是重心。70 年代英國搖滾樂團 T-Rex, The Jam
的音樂為本片在沈重的罷工陰霾下注入青春 旺盛的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在片中插入了歌舞片大師Fred Astaire 1935年的名作《Top Hat》
的經典黑白畫面,加上比利在劇中即興的一串踢躂舞表演,都極有向Fred Astaire 致敬
的濃厚意味。美國在30年代勝極一時歌舞片提供給當時經濟 大蕭條下人們一個逃避現實
的夢幻國度,而比利藉著跳舞不僅逃避了年少成 長的苦悶,同時也成為他表達自我的最
佳方式。這是一部淚中帶笑,撼動人心 的勵志小品,對於已在英國舞台劇界享有盛名的
英國導演史蒂芬戴德利來說, 《舞動人生》是他跨越影壇之作成功的試金石。
(本文作者現為美國Emory University電影研究所學生)




-----------------------------------------



就是一個小男生學芭蕾的過程......
大家都認為芭蕾是女生學的東西....
而男生就是要學學拳擊之類的....
因此這個小男生受到很多阻力....
當然這還包括很多因素像家庭環境和時代背景....

在那個時代下
男孩子學拳擊
而學舞好像就是女生的專利
但小男孩愛上了跳舞
然後故事就從他如何爭取到自己學舞的機會
中間家人的反對跟他爸跟哥哥之間對他的親情




父親為了要湊錢送比利
去參加試鏡
而忍辱作工會的叛徒
在路上竟被自己大兒子認出來
父親臉上無奈的眼神~~~
悲傷地和大兒子說到
自己與他都沒救了(只能當礦工)
但對比利說什麼也要達成他的心願(讓他去試鏡)
兩人想想家裡目前清寒不禁難過地
抱頭痛哭~~
以及之後的種種







觀賞舞動人生時,除了從性向、性別差異認知、舞蹈等方面切入外,
其實也不妨去了解屬於比利父親兄長的這個脈絡,
從工會罷工連續下來,到對社會底層階級的觀照、工會的妥協、勞工棄守等,
都可以看到英國自由電影運動的影子及原素,
更可進一步為舞動人生這部片在英國電影史上尋找到一個確切的定位。



影壇矚目

本屆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三項提名

最佳導演
最佳女配角
最佳原著劇本
2001年英國奧斯卡金像獎三項提名

最佳影片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配角
第58屆金球獎二項提名

戲劇類最佳影片
最佳女配角
2001年美國演員工會四項提名

最佳影片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配角
演員整體表現
2001年法國凱薩電影大獎









以上文章皆為轉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y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